ZHT/Prabhupada 1068 - 根據不同的物質自然三種屬性有三種活動

The printable version is no longer supported and may have rendering errors. Please update your browser bookmarks and please use the default browser print function instead.


660219-20 - Lecture BG Introduction - New York

主是(梵文)pūrṇam(菩爾納麼)或是絕對完美的, 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受到物質自然法則的控制 人應該有足夠的智力來接受主, 沒有人是這宇宙萬物之內任何事物的擁有者. 這在博伽梵歌中解釋了: (梵文)ahaṁ sarvasya prabhavo mattaḥ sarvaṁ pravartate (梵文)iti matvā bhajante māṁ budhā bhāva-samanvitāḥ (博伽梵歌 10.8). 主是原始的創造者 祂是Brahmā(布茹阿瑪)的創造者,祂創造.... 那也解釋了,祂是Brahmā(布茹阿瑪)的創造者. 在第十一章把主稱為(梵文) prapitāmaha(帕琵塔瑪哈)(博伽梵歌11.39) 因為Brahmā(布茹阿瑪)被稱為(梵文)pitāmaha,始祖, 但是祂(主)是創造者的始祖 因此沒有人應該聲稱自己是任何事物的擁有者, 而他必像接受配額一樣接受主賜給他維持生命用的東西 現在有許多的例子已告訴我們如何利用主分派給我們的東西 在博伽梵歌中也有解釋 阿爾諸納,在開始時決定不應該打仗,那是他自己的意圖. 阿爾諸納對主說他不可能在殺死親屬後享受王國 而那個論點是基於他軀體化的概念 因為他認為這個軀體是他自己, 而與軀體相關的,他的兄弟們,他的侄兒們,他的岳父或祖父們 他們都是他軀體的擴展,他認為那是滿足軀體的要求. 而主所講述的一切就是要改變這種看法. 而他同意在主的指揮下運作 並且他說,(梵文)kariṣye vacanaṁ tava (博伽梵歌 18.73). 因此人類在這世界上活著不是為了像貓狗一樣得爭鬥 人必須明智以了解人生的重要性 而拒絕像一般動物一樣的活動.他應該,..一個人類應該了解人類生命的目標 這個方針全部在韋達(吠陀)文獻中給予了,而精髓就在博伽梵歌中 韋達(吠陀)文獻是專為人類不是給貓狗的 貓狗可以殺了他們食用的動物而不會有罪, 但是人類殺死動物是為了他自己滿足無法控制的食慾 他就必須承擔破壞大自然法律的責任. 在博伽梵歌中清楚的解釋了有三種活動 根據不同的自然屬性:善良屬性的活動,激情屬性的活動,愚昧屬性的活動. 相同的,也有三種類型的食物: 善良屬性的食物,激情屬性的食物,愚昧屬性的食物. 他們全都清楚的被解釋了,如果我們正確的遵從博伽梵歌的訓示 我們的整個生存就會得到淨化並且應該可以到達最終的到目的地 (梵文)Yad gatvā na nivartante tad dhāma paramaṁ mama (博伽梵歌 15.6) 這訊息已被給予在博伽梵歌之中 超越物質天空,有另一個靈性的天空,那個叫做(梵文)sanātana天空(永恆的靈性天空) 在這天空裡,這個被覆蓋的天空,我們發現每樣事物都是短暫的. 它是被展現的,它只停留一段時間,給予我們一些副產品, 然後漸漸變小然後消失那就是物質世界的法律 你以這個軀體,一個水果或任何這裡創造的東西,終將毀滅消失 因此超出這個短暫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這裡又敘述, (梵文)paras tasmāt tu bhāvaḥ anyaḥ (博伽梵歌 8.20). 有另一個自然是永恆的,(梵文)sanātana,意思是永恆的. 而(梵文) jīva, jīva 也被描述為(梵文) sanātana. (梵文)Mamaivāṁśo jīva-bhūtaḥ jīva-loke sanātanaḥ (博伽梵歌 15.7).(梵文) Sanātana,sanātana意思是永恆的 而主也在第十一章裡描述(梵文) sanātana 因為我們與主之間有著親密的關係,我們在質量上是一樣的.... (梵文) sanātana-dhama,和(梵文)sanātana至尊人格,及(梵文) sanātana 生物體, 他們在相同質量的層面上. 因此博伽梵歌全部的目的是揭示我們的(梵文)sanātana職責 或(梵文)sanātana,那稱做(梵文)sanātana-dharma,或生物體的永恆職責. 我們現在短暫的從事不同的活動而且所有的活動都被淨化 當我們放棄所有短暫的活動時(梵文)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博伽梵歌 18.66), 當我們接受至尊主的旨意活動時那就是我們純淨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