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T/Prabhupada 0034 - 每個人都從權威那裡接收知識
Lecture on BG 7.1 -- Durban, October 9, 1975
第七章,“絕對真理的知識” 在這裡有兩件事,絕對和相對。 這是相對性的世界。在這裡我們無法理解在沒有其它事物的狀況下,單獨的理解一件事。 一旦我們說“這是兒子”,那裡一定有父親。 一旦我們說“這是丈夫”,那裡一定有妻子。 一旦我們說“這是僕人”,那裡一定有主人。 一旦我們說“這是亮光”,那裡一定有黑暗。 這就是所謂相對的世界。 一件事物必須透過其它相關的事物而被理解。 但還有另一個世界,那個被稱作絕對的世界。 在那裡主人和僕人是一樣的。其間並無區別。 即便一個是主人而另一個人是僕人,但其地位是一樣的。
所以在薄伽梵歌第七章中,給予我們一些關於絕對真理和絕對知識的提示。 這個知識如何可以被臻達,這一點被絕對,至尊的人Kṛṣṇa說出來。 Kṛṣṇa 是絕對至尊之人。
- īśvaraḥ paramaḥ kṛṣṇaḥ
- sac-cid-ānanda-vigrahaḥ
- anādir ādir govindaḥ
- sarva-kāraṇa-kāraṇam
- (Bs. 5.1)
Kṛṣṇa的這個定義是透過主 Brahmā的一本具有權威的書布茹阿瑪贊(Brahma-saṁhitā) 這本書是主Caitanya Mahāprabhu從南印度帶來的, 並且祂從南印度旅行回來時,將此書呈現給祂的奉獻者們。 因此我們接受這本書,Brahma-saṁhitā為具有權威的書。 這就是我們學習知識的程序。我們從權威處接受知識。 每個人都從權威接受知識,但一般的權威, 和我們程序中的權威是有一些差異的。 接受一個權威在我們的程序中意味, 他自己也接受在他之前的權威。 一個人無法自稱自己成為權威。這是不可能的。 這樣是不完美的。 我曾經舉過這樣的例子好幾次,一個小孩從父親那裡學習。 小孩問父親,“爸爸,這是甚麼機器?” 然後父親回答,“我親愛的孩子,這叫麥克風。” 所以這個孩子從父親那裡接受了這個知識,“這是麥克風。” 所以當這個孩子告訴其它人,“這是麥克風”, 它是正確的。 即便他還是個孩子,因為他從權威處接受知識, 所以他的陳述是正確的。 同樣的,如果我們從權威那裡接受知識,然而 也許我是個孩子,但我的表達是正確的。 這就是我們學習的程序。 我們不會去製造知識。 這個程序在薄伽梵歌中的第四章中被指出。 evaṁ paramparā-prāptam imaṁ rājarṣayo viduḥ (薄伽梵歌 4.2). 這個師徒傳承的系統...
- imaṁ vivasvate yogaṁ
- proktavān aham avyayam
- vivasvān manave prāha
- manur ikṣvākave 'bravīt
- (薄伽梵歌 4.1)
Evaṁ 師徒傳系. 所以當我們從權威處聆聽時,絕對真理就可以被實現。 在相對性的世界裡,沒有任何人可以告知我們 關於絕對真理。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這裡我們正在瞭解關於絕對的世界, 絕對真理,從至尊的人,絕對的人而來。 絕對的人意思是anādir ādir govindaḥ 。(Bs. 5.1) 他是原初的那一位,但他沒有源頭;所以是絕對的。 祂無法被其它任何人所瞭解。這就是神。 所以在這一章裡,是這麼說的, śrī bhagavān uvāca,絕對的人... Bhagavān意思是完全不用依賴任何其它人的那一位至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