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T/Prabhupada 1076 - 在死亡那一刻我們可以停留在這裡, 或是轉化進入靈性世界: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Vanibot #0023: VideoLocalizer - changed YouTube player to show hard-coded subtitles version)
 
Line 10: Line 10:
[[Category:Chinese (traditional) Language]]
[[Category:Chinese (traditional) Language]]
<!-- END CATEGORY LIST -->
<!-- END CATEGORY LIST -->
<!-- BEGIN NAVIGATION BAR -- DO NOT EDIT OR REMOVE -->
{{1080 videos navigation - All Languages|Chinese (traditional)|ZHT/Prabhupada 1075 - 我們正在為我們的下一世準備著, 透過我們在這一生所從事的活動|1075|ZHT/Prabhupada 1077 - 主是不容置疑的,祂的聖名與祂本人沒有區別|1077}}
<!-- END NAVIGATION BAR -->
<!-- BEGIN ORIGINAL VANIQUOTES PAGE LINK-->
<!-- BEGIN ORIGINAL VANIQUOTES PAGE LINK-->
<div class="center">
<div class="center">
Line 18: Line 21:


<!-- BEGIN VIDEO LINK -->
<!-- BEGIN VIDEO LINK -->
{{youtube_right|C--XKEnj9pA|在死亡那一刻我們可以停留在這裡, 或是轉化進入靈性世界<br/>- Prabhupāda 1076}}
{{youtube_right|QNL68O-2FQE|在死亡那一刻我們可以停留在這裡, 或是轉化進入靈性世界<br/>- Prabhupāda 1076}}
<!-- END VIDEO LINK -->
<!-- END VIDEO LINK -->


<!-- BEGIN AUDIO LINK -->
<!-- BEGIN AUDIO LINK -->
<mp3player>File:660220BG-NEW_YORK_clip20.mp3</mp3player>
<mp3player>https://s3.amazonaws.com/vanipedia/clip/660220BG-NEW_YORK_clip20.mp3</mp3player>
<!-- END AUDIO LINK -->
<!-- END AUDIO LINK -->


Line 48: Line 51:
:taṁ tam evaiti kaunteya
:taṁ tam evaiti kaunteya
:sadā tad-bhāva-bhāvitaḥ
:sadā tad-bhāva-bhāvitaḥ
:([[Vanisource:BG 8.6|薄伽梵歌 8.6]])
:([[Vanisource:BG 8.6 (1972)|薄伽梵歌 8.6]])
</div>
</div>



Latest revision as of 11:19, 28 September 2018



660219-20 - Lecture BG Introduction - New York

那裡有不同的 bhāvas. 而這個物質自然也是眾多 bhāvas中的一個, 就如我們已經解釋過的, 這個物質自然也是至尊主 眾多能量展示的其中之一。 在 Viṣṇu Purāṇa 中 至尊主的所有能量都被總結。

viṣṇu-śaktiḥ parā proktā
kṣetra-jñākhyā tathā par
avidyā-karma-saṁjñānyā
tṛtīyā śaktir iṣyate
(CC Madhya 6.154)

所有的能量,能力...Parāsya śaktir vividhaiva śrūyate (CC Madhya 13.65, purport). 至尊主有各式各樣的能量,不計可數的能量, 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但偉大飽學的聖人,解脫了的靈魂,他們研究 並且他們將整個能量歸納總結為三個部份, 三個標題。 第一個是...所有的能量是 viṣṇu-śakti. 所有的能量,他們都是主 Viṣṇu 不同的能力。 能量是 parā, 永恆地。 而 kṣetra-jñākhyā tathā parā, 以及所有的生命, kṣetra-jña, 也都從屬於高等能量的這個層次, 就如它在 Bhagavad-gītā 中也已被確認。 我們已經解釋過了。 而其它的能量,物質能量是 tṛtīyā karma-saṁjñānyā (CC Madhya 6.154). 其它的能量處於愚昧狀態中。 所以那是物質能量。所以物質能量也是 bhagavad... 所以死亡到來時,要不是我們維持物質能量, 或這個物質世界, 或者我們可以轉化進入靈性世界。 那就是準則。所以 Bhagavad-gītā 說,


yaṁ yaṁ vāpi smaran bhāvaṁ
tyajaty ante kalevaram
taṁ tam evaiti kaunteya
sadā tad-bhāva-bhāvitaḥ
(薄伽梵歌 8.6)


現在,以我們的慣例去思考, 不論是這個物質能量或靈性能量, 思維要如何轉化呢? 物質能量的思維,它 如何被轉化成靈性能量的思維呢? 因此為了靈性能量的思維有韋達文獻。 就好比以物質能量的思維, 那裡也有許多的文學- 報紙,雜誌,故事,虛構小說,及許多的東西。 充滿各種文學。 所以我們的思維都專注於這些文學。 同樣地,如果我們想要轉化思維成靈性氛圍, 那我們就必須轉化我們閱讀的內容為韋達文獻。 博學的聖人因此編寫許多的韋達文獻,Purāṇas (往世書) 這些 Purāṇas-往世書不是故事。 它們是歷史紀錄。 在 Caitanya-caritāmṛta 中有一節詩,如下 Anādi-bahirmukha jīva kṛṣṇa bhuli' gela ataeva kṛṣṇa veda-purāṇa kailā (CC Madhya 20.117). 這些健忘的生物,受制約的靈魂, 他們遺忘了與至尊主的關係, 並且他們醉心於物質活動的思維。 而只要轉化他們思維的能量為靈性能量, Kṛṣṇa-dvaipāyana Vyāsa, 他編撰了許多韋達文獻。 這些韋達文獻意味著他首次將韋達分成四部。 然後他藉由許多往世書( Purāṇas)來 闡釋這些韋達文獻。 然後為了毫無能力的人們,像是strī, śūdra, vaiśya,他編撰了Mahābhārata (摩訶婆羅多). 而在 Mahābhārata 中他介紹了這部 Bhagavad-gītā (薄伽梵歌)。 而他在Vedānta-sūtra中, 再次總結了整個韋達文獻。 而以Vedānta-sūtra 作為未來的指引, 為此他做了自然評註也就是 Śrīmad-Bhāgavatam (聖典-薄伽瓦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