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S/Prabhupada 1060 - 除非一个人顺服地接受《薄伽梵歌》

Revision as of 08:19, 17 May 2016 by Visnu Murti (talk | contribs) (Created page with "<!-- BEGIN CATEGORY LIST --> Category:1080 Chinese (simplified) Pages with Videos Category:Prabhupada 1060 - in all Languages Category:ZHS-Quotes - 1966 Category...")
(diff) ← Older revision | Latest revision (diff) | Newer revision → (diff)


Invalid source, must be from amazon or causelessmery.com

660219-20 - Lecture BG Introduction - New York

“Sarvam etad ṛtaṁ manye” (《薄伽梵歌》 10.14)。 “我全然接纳和相信您所说的一切,它们都是对的。 而您的人格,首神的人格,让人难以领悟, 因此连半神人都无法了解您。 连半神人都无法了解您。” 这意味着至尊人格首神甚至无法被比人类更伟大的人格所理解。 一个人如果不成为奉献者,如何了解圣主奎师那? 因此,读《薄伽梵歌》时应该有圣主奎师那奉献者的心态。 一个人不应该认为自己与奎师那平等、处在同一层面, 也不该认为奎师那是普通人格,或许是伟大的人格。 不是。主奎师那是至尊人格首神。 至少从理论上,《薄伽梵歌》的训谕或是阿尔诸纳的声明, 尝试理解《薄伽梵歌》的人, 应该接受奎师那为至尊人格首神, 之后抱着顺服的心态…… 除非一个人聆听并顺服地接受《薄伽梵歌》, 不然很难理解《薄伽梵歌》,因为它是一部巨大的奥秘。 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这本《薄伽梵歌》究竟为何。 这本《薄伽梵歌》是为了把人们从物质存在的无知中解救出来。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困难, 阿尔诸纳在库野战场上的战斗也遇到过困难。 因此,他向圣主奎师那臣服,由此《薄伽梵歌》才被诉说。 同样,不仅是阿尔诸纳,我们所有人都因为物质存在而充满焦虑。 “Asad-grahāt”,我们的存在是在“无”的环境或氛围中。 但事实上,我们不是不存在。 我们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因为某种原因我们被置于“asat”之中。 “asat”指不存在之物。 在众多人类之中,真正询问自己真实地位的人, 询问为何自己会陷入这苦难的窘境…… 除非一个人醒悟:“为何我在受苦? 我不想要这些苦难。 我尝试过解决这些苦难,但都失败了。” 除非一个人到达这一层次,不然就不是完美的人。 这些问题在心智中被唤醒时,人性才真正开始。 在《梵天箴言》中,这样的询问被称为“brahma-jijñāsā”。“Athāto brahma jijñāsā”。 如果一个人的心智中没有这样的问题, 他的一切活动都是失败的。 因此,那些心智中回忆起这一问题的人们, “我是谁,我为何受苦, 我从何而来,死后又归向何处”, 这些问题在清醒之人的心智中苏醒时, 他才真正成为理解《薄伽梵歌》的学生。 他必须是“śraddhāvān”。 必须对至尊人格首神满怀敬意。 这样的人才是理想之人,就像阿尔诸纳。